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

名师采风
 当前位置:  首页 >> 师资队伍

杨晓光教授带您实地把脉上海拥堵之谜,就藏在这些细节中
  发表时间:2016-04-15    阅读次数:


原标题:实地把脉:上海拥堵之谜,就藏在这些细节中

中国式过马路,首先错不在行人,而是错在“中国式道路”。我们的道路还有30%的通行能力,尚未发挥出来。仅仅把现有道路上不合理的细节动一下“微创手术”,拥堵问题就能大幅改善。

城市之“堵”,问题究竟出在哪?记者跟随以诚为本赢在信誉9001cc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教授,从位于新江湾城的橡树湾小区门口出发,一路坐公交车、转地铁,再加漫步。
    杨晓光教授边走边对沿途经过的种种不合理交通设置进行“把脉”。在他看来,城市治堵的第一步,就是细节。
国浩路1201公交站
     目光所及,江湾城的道路绿树环抱、慢行道宽敞,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造。然而在短短的国浩路上,记者起初怎么也找不到“接头地点”——1201公交站。记者所乘的出租车两次掉头后,终于在绿树丛荫中勉强辨认出了车站。杨晓光已经等在那里。

这样一个小小的车站隐含了多少问题?杨晓光一一道来。



【病灶一】隐蔽的公交车站
     国浩路的绿化很好,公交车的站牌竖立在两层绿化带之后,不易被发现。“只有住在附近的人,才对站点位置了如指掌。”杨晓光说。
小手术
    车站外移。顶部的灯晚上亮起来。还可以在小区门口,树一个标识,详细写上“1201路公交车,接驳地铁10号线,向左转20米可达”。
【病灶二】公交间隔不确定
     大约9:30左右,一辆1201路公交车刚刚开走。杨晓光做了一个预判:“下一班慢慢等吧。1201平均间隔20分钟,但我之前有等过近40分钟的纪录。”

这里,仅此一辆公交可接驳地铁10号线。如此“最后一公里”,究竟能把多少人吸引到公交系统上?杨晓光说:“附近的小区里,几乎每家人都有一辆车。没车真的不方便。”
     最终我们在此等候了25分钟,方才坐上了下一班车。
小手术
     公交车提供固定时刻表。显示牌附上简单的路线图,点明哪一站可换乘地铁。
【病灶三】公交车停靠占道
     1201路公交一旦靠站,就把唯一的一条车道堵住。记者亲眼所见,即使车流量不大,行驶中的小汽车也不甘心被公交挡住,直接车头一歪,占用旁边的反向车道去超车。
小手术
     公交车停靠本应有一个港湾式的区域。
【病灶四】不该有的停车带
      对小区居民而言,进出小区时,很难被直行车辆发现,十分危险。

小手术
     小区门口种植低矮灌木,而非高大的乔木。撤掉路边停车位。“当小区门口形成一个视觉三角区,车站、停车位就必须设置在三角区外。”杨晓光给出了他的“药方”。
      五角场淞沪路地铁口
     人流车流十分密集。公交车停靠,出租车扬招,还有商场停车库车进车出,瞬间乱成一团。“这里是个很典型的拥堵路口。”杨晓光说,病灶还真是不少。

【病灶一】公交车停靠不进站
     在百联又一城门口的公交车站,记者观察了10分钟。五六辆公交车进站,却没有一辆真正进入港湾停靠。体积庞大的公交车一占道停车,瞬间,后边排队的车辆就堵成了一条长龙。
小手术
     公交车不愿进港湾停靠,原因有两个:一是港湾前后均有私家车违规停车,司机不愿进来;二是港湾离十字路口很近,公交车一旦进了港湾,就要连续变道方能回到直行道上。

针对这两个原因,一是加强管理,用更明显的标识警示“此处严禁停车”,二是要更合理地规划公交线路。
【病灶二】右转车逼停行人
     右转车一辆接一辆跟得很紧,完全阻隔了行人通行。不少行人放弃斑马线,找空子四处乱窜,只求赶紧过去。好一片人车混战的场景。
小手术
     倡导交通文明礼让。宁波从2010年开始,当地交警强力启动“斑马线前车让人”行动,违反规定者将被罚。此外,在宁波城区不少路段还有“文明礼让示范斑马线”,统一设置成彩色的,并设减速标线和温馨提醒标志。
【病灶三】不合理的路口规划

这里的骑车人到了路口,怎样过马路呢?笔直往前,直冲向路口中央,与各种机动车混杂抢道。行人相对好一点,是因为稍远的地方,为行人设置了安全岛和斑马线,而自行车、助动车却在交叉路口中央横冲直撞。
小手术
     应该防止慢行系统直接冲上路口中央。这里可以直接把行人的安全岛和斑马线拓宽,将骑行者一起规划进去,引导他们走一旁的斑马线。
以诚为本赢在信誉9001cc正门
     宽阔的四平路与双向二车道的彰武路交叉。课间,大学生们骑着自行车集体过马路,更使此处拥堵成了老大难。
     “这一带的慢行交通系统是我做的整体规划。”杨晓光很是遗憾,“恰恰是一些没有处理好的细节,让此处人为拥堵量大幅上升。”

【病灶一】自行车道有台阶
     下课了,大批学生正骑着自行车,笃悠悠穿过马路。随后就会发现,自行车道入口居然不在正前方,必须要绕个小弯,再上一个狭窄的斜坡。于是,许多人图省事,干脆不上台阶,直接骑到马路上,与机动车抢道去了。
     这下“可怜”了彰武路的右车道,负荷量极大:偷懒的自行车、右转弯的机动车、四平路左转弯机动车、非法违规停车,全在这条路上,怎能不拥堵?

每逢高峰时段,四平路大量左转机动车几乎过不了,就是堵在了彰武路,大家齐齐停在交叉路口中央,让路口红绿灯几乎失效。
小手术
    去掉正前方自行车道的台阶。路口的圆弧区都采取无障碍缓坡,自行车、行人能够舒适地进入慢行道时,彰武路机动车道也就释放了大量压力。再加上严格执法,禁止违规停车,“改善20%-30%的拥堵量,绝无问题。”杨晓光对此很有信心。
【病灶二】隐蔽的停车场入口
     杨晓光在一棵高耸的大树前站定,问我们:“知道大树前方是什么?”记者表示,树太高,什么都没看出来。
直到走过这棵大树,才豁然发现,前方是一个颇大的公交站台,紧挨站台的则是车辆进出频繁的车库出入口。这里有行人和车辆直行、有停车场车辆横向转弯进出、有公交车随时靠站,时不时就挡了彼此的道。

小手术
     遮挡视线的大树改成矮灌木,车辆和行人可以及早发现车库入口。公交站台与车库入口太近,不妨拉开点距离。
【病灶三】不合理的人为障碍物
     十字路口,骑车人本应在右前方斑马线过马路,可是有一圈小石柱挡道。于是骑车人纷纷选择直接离开自行车道,笔直冲向交叉路口的正中央去了。
小手术
    第一步,去掉遮挡物。第二步,在路口圆弧角上树立栏杆遮挡,阻止慢行者直接冲向交叉路口中央。
◇对话◇
    “中国式过马路”未必是行人惹的祸

上海观察:您开出的药方,都是小到不能再小的细节调整。比如把台阶改缓坡,能减少一条马路20%的拥堵;乔木改为低矮的灌木,能降低60%的交通事故发生率……细节决定成败。
    杨晓光:上海人一直都擅长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。精细、讲究,是这座城市的传统。但不知怎么,在交通上不少地方却变得粗放了。

我现在走在路上,常犯“职业病”,看到这个消防栓,哎呀位置不对,这不是逼行人走机动车道么,往前移动一下多好;看到那个细节,哎呀,又不对,稍微改改,道路能通畅好多,为什么不改……这些小事,最后慢慢累积成了系统性的“不合理”。
    暂且不谈大的规划、理念,仅仅把现有道路上不合理的细节动一下“微创手术”,拥堵问题就能大幅改善。我希望上海的交通系统,能重新回归这座城市的精细传统。这也是建设一座国际化大都市,必须跨过去的坎。
    上海观察:一直被批判的“中国式过马路”,是否也是因为某些细节设置不合理?
    杨晓光:是的。我认为中国式过马路,首先错不在行人,而是错在“中国式道路”。我们几乎没有一条“完整的道路系统”。什么叫完整呢?就是在一条路上,每一 个主体的通行权都应做出交代,大家各行其权,不会“打架”。
    公交不会因为靠站,就堵住后面的行驶车辆;行人不会因为不合理的绿化、障碍物,只能冲到机动车道去;停车场出入口不会因为频繁的车辆进出,堵上加堵……各种功能需求,都应在一条完整的道路系统中合理安排、彼此匹配。
    而我们目前的道路情况却是,行人走着走着,就发现前方没路了。过完马路,障碍物就挡在斑马线尽头。高大的绿化遮挡,增加了安全隐患……各种主体彼此打架,就是因为人和车的通行权不明晰。
     如此一来,执法成本大大增加,最后法不责众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     目前国际上,有信号灯控制的一条城市道路,交叉口在一小时内,先进水平大致可以通过900辆小汽车,而我们的道路却只能通过600辆。也就是说,我们的道路还有30%的通行能力,尚未发挥出来。这不仅仅是素质问题,更是中国式道路、中国式管理的问题。
     上海观察:听说您去美国考察了一番,有什么经验可供上海借鉴?

杨晓光:美国的城市交通,本来就是在汽车条件下建设的。而我们的城市,三十多年前汽车还未普及,雏形是在步行、自行车、公交系统基础上构建的,如今再叠加进一套汽车系统,情况变得更加复杂。
    要说借鉴国际经验,我觉得有一个概念需要引入,就是交通需求管理(国际上称TDM)。在美国,很多城市都有合乘车专用道,小汽车必须坐满2个人、3个人,才能驶上快速道路。而在上海,我曾经在一个高架入口做过统计,通过的10辆车里,每辆车只坐1个人。这1个人的移动,就需要占据那么多道路资源。
    上海观察:有限的空间里移动更多的人,最好的办法当属“公交优先”。上海一直在完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开辟了一些公交专用道。但市民对公交的热情并未大幅激发,您对此有何建议?
    杨晓光:关键点不是有无公交,而是一定要发展高品质的公交。如果乘公交给人感觉“不靠谱”,那么市民当然不会主动放弃小汽车,选择公交出行。
高品质的公交,必须具备四大特质:准时、舒适、高速和安全。简单来讲,首先要有一张准确的公交时刻表。即使某辆公交班次间隔时间长,那都没关系,若有时刻表,至少人们可以按照时刻表,计划出行。
    目前在上海,连地铁都没能提供相对准确完善的时刻表,公交车的时间更是无法预计。这也是很多上海人不愿意乘坐公交车的关键原因。


(转自《上海观察》)